內容簡介
植根新三農 開拓大農業:這是一部口述歷史,記錄了我過去五十年來投入台灣農業發展的重要歷程,為自己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我尤其要感謝內人沈嘉惠五十年來一路相陪、鼓勵和支持,勤儉持家,扶養教育一子二女。更難得的是,她沒有在我退休後,要求我留在家裡當主夫,讓我能繼續度我的農業生涯,扮演兩岸農業合作的平台。一九九五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日本舉行部長級會議,我當時擔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台灣循例由經濟部長及財政部長參加。很特殊的,我以「隨員」身分,也列身我國代表團。我自動請纓去參加部長級會議的唯一目的,是在會中發言反對全面開放稻米市場。經過會議主席同意,我在會中暢言稻米是台灣人民的主食,也是數十萬稻農賴以維生的產業,如果一下子就全面開放自由進口,將引起一場不可收拾的災難,因此,我國堅決反對APEC超越烏拉圭回合談判的規範,而開放稻米市場。這一正式聲明,不但代表了我國立場,也同時代言了許多以稻米為主食的會員國的共同心聲,立即獲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工商部長發言支持,也有效阻止了稻米出口國準備在會中提議開放市場的提案。
會議當時,我國正積極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社會要求開放自由貿易的聲浪甚囂塵上。我國為小農國家,稻米生產成本偏高,無法與進口稻米在價格上競爭,因而反對大幅開放市場。時序推移,十餘年轉眼已逝,我國早已是世貿組織的會員。世貿會員間以零關稅或低關稅率開放彼此市場,已是世界潮流,開放農產市場既然是大勢所趨,我們必須另尋對策因應。
日本的因應之道多元,其中引人注目的對策之一是:產地延伸。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孫明賢
學 歷:美國普渡大學植物病理學博士.美國普渡大學榮譽博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植物病理學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學士
經 歷:農委會主委.台灣省農林廳長.總統府國策顧問無任所大使.財團法人921震災重建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財團法人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國立台灣大學兼任教授、副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兼任教授、副教授.亞蔬──世界蔬菜中心主任、理事長. 中央銀行理事
國際香蕉研究中心董事
現 任:21世紀基金會執行長.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榮 譽:國際青商會第13屆十大傑出青年.行政院保舉最優人員(1980、1991).美國普渡大學傑出校友.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國際領導獎.總統明令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
譯者介紹
目錄
推薦序 以宏觀遠見 提出「大農業」建言 連戰
自序 植根新三農 開拓大農業 孫明賢
第一篇 我的農業生涯
第一章 永不退休的農業老兵
第二章 父親早逝 家境清寒
第三章 赴美留學 返台投身農業行政
第四章 經營亞蔬中心 兼任省府委員
第五章 匆匆接任台灣省農林廳長
第六章 升任農委會主任委員
第七章 踏出兩岸農業科技整合第一步
第八章 感念三位貴人提攜
第二篇 台灣農業發展史
第九章 現代農業在台灣萌芽
第十章 農復會的重大貢獻
第三篇 台灣農業當前的困境及因應之道
第十一章 全球及台灣農業環境劇變
第十二章 新的農民政策和農地政策
第十三章 台灣農業產業轉型之道
第十四章 農業科技及資源管理
第四篇 台灣大農業
第十五章 廿一世紀台灣農業的走向
第十六章 小農經濟的崛起與式微
第十七章 台灣農業如何蛻變為大農業
第十八章 敦親睦鄰的農業政策
第十九章 結語
自序/導讀
以宏觀遠見提出「大農業」建言
自古農業為立國之根本,由於近年來全球氣候與環境劇烈變遷,我國農業發展承受艱困的考驗,其中糧食安全為最需要正視之問題。觀察中外幾千年歷史上的社會、經濟、政治動盪,也大都是因為人民遭受飢荒所引起。因此,建構出符合全民需求之農業政策,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台灣農業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曾經扮演重要的火車頭角色,台灣之所以稱為寶島,就在於政府十分重視國家的農業政策,才會創造小農經營發展之成功經驗,更締造經濟奇蹟之基礎,是許多開發中國家學習的典範。
政府遷台 農復會開啟農村復興
回顧我國農業發展歷程中,民國三十八年,農復會隨國民政府遷台,除帶來優秀的國內外農業專家群外,也提供充裕之資金,自此為台灣早中期農村復興開啟嶄新的時代。爾後三十年間,農復會實施一系列的農業政策,發展台灣農業現代化、推動土地改革,並自世界各地引進許多優良農作種原,使台灣農業不斷壯大發展、農產品量多質優,改善了農民收入,寶島台灣逐漸邁入物豐民阜。
爾後,農復會於一九七九年改組成立「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簡稱農發會),為行政院之農業諮詢、設計、協調單位。後又於一九八四年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成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檢視這段歷史沿革,歷任主委皆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農復會時期的蔣夢麟、沈宗瀚、李崇道、張憲秋,乃至於農委會時期的王友釗、余玉賢及孫明賢等人,始終以優良的農業政策,帶領台灣農業精進發展,為穩定台灣社會做出貢獻。
表彰貢獻 榮獲紫色大綬景星動章
而在歷任主委中,孫明贊博士曾任台灣省農林廳廳長、農委會主委、「亞蔬-世界蔬菜中心」理事長、及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執行長等,貢獻台灣農業五十年、功勳卓著。日前榮獲政府頒發紫色大綬(三等)景星動章,表彰他對提升我國在國際農業界的地位,以及拓展與世界各國的農業合作,殊具貢獻;而位於台南市善化區的「亞蔬|世界蔬菜中心」為感念他的貢獻,也將通往中心大門的大道,命名為「孫明賢大道」,並勒石紀念。
我們都知道自幼家貧的孫博士,在求學過程中曾為牧童;每個星期天必須從台南搭車到鹽水,幫伯父揹藥回台南,幫助家計;在考上台大植病系後,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利用課餘時間打工賺取學費及生活費。環境越是艱苦,越是奮發向上,一心向學的孫博士大學畢業後又前往美國深造,取得明尼蘇達大學碩士及美國普度大學博士學位,並以此為基礎,投入農業領域,為台灣農業奉獻所學及才能。
孫博士對台灣農業的貢獻不遺餘力,如擔任農林廳長期間,推動農民健保、稻米商品化、一鄉鎮一特產、地區農業發展方案、成立水土保持局及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改善農漁會選舉制度、推動永續農業、參與農技援外工作兼顧邦交等。
在APEC發言 力阻全面開放稻米市場
在擔任農委會主委任內:廢止「糧食管理法」,推動水旱田耕作制度改善計畫;參與推動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提出入關後因應對策,訂定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辦法;平息1993年農民運動;公平標售公糧,杜絕官商勾結;配合政府「南向政策」,與外國簽訂雙邊農業合作協議;將台灣自國際保育團體的黑名單中除名;立法推動老農津貼;訂定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等。
尤其是1995年,孫博士主動請纓出席在日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並在會中發言,力阻全面開放稻米市場,獲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支持,有效阻止稻米出口國準備在會中提議開放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