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部讓人流乾紅淚的歷史情感小說。從人們遺忘之處著手,以柔福帝姬的故事為線索,全面地展現了那個苦難年代裡,一群羊一般的柔弱女子為了自身尊嚴所撐持、所搏擊的歷史。
《柔福帝姬》是這兩年紅遍網路的歷史情感小說,此小說連載時,在中國當地天涯等網路社區有著上千萬點擊率的超高人氣。
這部四十多萬字的小說根據宋朝真假公主柔福帝姬的歷史疑案展開想像,以北宋靖康年間二帝被擄至金為背景,描述了一個亡國公主的一生,借宋徽宗的女兒柔福帝姬這樣一位身份特殊的女人,關照國難家仇對女性身心的摧殘和撕裂,以細膩的筆觸譜寫了湮沒在破碎山河間的一闋悲歌,頗能引人深思。
趙構面對舉手投足莫不誘惑自己,卻又屢次冒犯自己的柔福,在極端矛盾的心態下將柔福嫁給永州防御使高世榮。高世榮深愛柔福,柔福卻始終對他冷漠不接受他,而高世榮也在極端苦悶之下與侍女喜兒有了私情,不料卻被柔福發現……
無法生育的趙構收養了兩個六歲的皇子,其中之一替他用柔福的名字命名為趙瑗。婚後的柔福不愛駙馬,對趙構若即若離,與妃嬪們針鋒相對,卻真心憐愛趙構的養子趙瑗,而原來性情孤僻的趙瑗也對她無比親近。
紹興八年,金國陳王完顏宗雋赴南宋臨安與趙構議事,特別提出要見柔福帝姬,但柔福拒而不見,完顏宗雋鍥而不舍地堅持,柔福最後才勉強與他遠遠相望一眼。在趙構追問下,完顏宗雋向他隱約談及了柔福在金國的經歷……
目錄
推薦序 造塔成焰為哪般? ◎劉心武
自 序 最珍貴的孩子
第六章 駙馬高世榮‧碩人其頎
第七章 駙馬高世榮‧蒹葭蒼蒼
第八章 陳王宗雋‧雪來香異
第九章 完顏宗雋‧雁斷山南
第十章 完顏宗雋‧胡沙春淺
第十一章 完顏宗雋‧玉壺冰清
自序/導讀
推薦序
造塔成焰為哪般?
《柔福帝姬》這本書的作者署名為米蘭Lady,自我介紹說「就是一個寫字的女子,喜歡與米蘭有關的事物:米蘭城,AC米蘭,那種叫米蘭的花和這個筆名米蘭。」我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麼不特別提出米蘭大教堂?
我在米蘭遊覽過,去了直奔米蘭大教堂。那是世界第三大的天主教堂。從一三八六年建造到一五○○年才終於建成。世界上有哥德式尖塔的教堂多矣,一般都只有一個到幾個尖塔,但是米蘭大教堂卻造出了一百五十三座尖塔,密密的尖塔彷彿一片竄天的火焰,因此俗眾稱它為火焰大教堂。在米蘭大教堂外面的廣場上,我調換距離和角度反覆欣賞,心裡不住地想:這位設計者,為什麼要造塔成焰、密集一片?是什麼樣的激情,促成了他非這樣不可?他想留給世人的,除了視覺上的衝擊,究竟還有什麼朝著靈魂而去的啟示?
米蘭Lady的歷史小說《柔福帝姬》篇幅浩蕩,有六十五萬字,人物眾多,結構複雜,作者提筆前寫作中一直在讀正史、查資料,但到頭來卻還是任憑自己的想像力在歷史資料的大框架留白處狂放馳騁。整部小說的敘述風格彷彿蘇繡,針腳細密,色彩斑斕,在從容不迫中,卻又有內在的焦慮憂傷與孜孜矻矻的追問探究在燃燒,確實,很像米蘭大教堂。我掩卷後不禁喃喃低問:造塔成焰為哪般?
你寫歷史小說,為什麼偏選擇宋朝的靖康之難這一段?既寫這一段,怎麼又把亡國之君和勝利之王都作為配角設置,偏選擇柔福帝姬這樣一位在正史上無足輕重的小女子來當大主角?既把她當成統領全書的中心人物,怎麼又非把她的命運寫得那麼詭譎悽楚?
顯然,米蘭Lady自有她的道理,但她並不把那內在的「心靈命令」直接宣示出來,她只負責用文字呈現出一座密集著火焰尖塔的恢弘宮殿,她讓我們自己通過進入其中徜徉,去品味,去體察。
《柔福帝姬》是先在網路上一段段貼上去,先有網上讀者,然後才終於完成,再加潤色,才印製成紙質書籍的。這看起來只是個技術性問題,實際上,這樣的發表過程本身,昭示著一種新的文化正在我們這個處於轉型期裡的社會裡蓬勃生成。
新的生命,不僅意味著具有新鮮的生理結構,必須懂得,新的心理結構,新的情感結構,新的思維和新的追求,都在老中青幼共用的這個時空裡生成,當然也就生成著新的文化,包括新的小說,新的歷史小說。新鮮不能萬歲,萬歲也就遠離新鮮了,但所有得以延續的事物,在不斷更新的過程裡保鮮,則是鐵的規律。《柔福帝姬》是新鮮的。它的最大優點,我以為就是留有餘地。怪不得米蘭Lady說她喜歡米蘭的事物,卻並不特別提出火焰大教堂來。
文◎劉心武
各界推薦/推薦序
名人推薦:
劉心武:「整部小說的敘述風格仿佛蘇繡,針腳細密,色彩斑斕,在從容不迫中,卻又有內在的焦慮憂傷與孜孜矻矻的追問探究在燃燒,確實,很像米蘭大教堂。我掩卷後不禁喃喃低問:造塔成焰為哪般?」
讀者迴響:
亞馬遜網友五顆星評論
越看越覺得引人入勝,想像力豐富,但也尊重了主要歷史。
─佳佳天高雲淡
這本書是我看過決定收藏的書,以前從未對北宋歷史這麼感興趣過,裡面的每個女人都栩栩如生,有些輕描有的詳寫,可是感覺出很多人的心理變化。
─Jessica
歷史味道很濃重,看完後我完全以為是真實的歷史,裡面的人物每個都特點鮮明,一個個看似柔弱的女子都有不凡的性格
─zhongzhong
內容試閱
趙構將酒杯擱下,身邊侍女立即過來,提起酒壺為他斟滿御酒薔薇露。一縷淺紫紅色的細流自壺口傾墜而下,注入桌上的白玉雕龍杯中,融聚成一泊清澈的液體,有略深一層的純淨色澤,清香四溢,其間有薔薇花瓣的芬芳。
酒露淙淙傾流,那聲音在沉默的大殿內顯得異常清晰。趙構一直看著,待一杯酒完全斟滿,才終於開口:「賜永州防禦使高世榮錢四百千,綾二十匹,絹三十匹,綿五十兩。」
這是非常厚重的賞賜,相當於當時參知政事兩月俸祿及一年領取的匹帛量。他此言一出群臣皆明白,這等於是拒絕了高世榮向福國長公主的求婚,以厚賞聊表對他的撫慰。
不料高世榮並不跪下謝恩,卻上前一步,長揖再道:「陛下賞賜臣不敢受,請陛下收回。陛下若覺得臣位卑職輕配不上長主,臣會繼續為國征戰、建功立業以求達到陛下的期望。在此之前陛下不必再賞賜別的財物給臣,臣一生所求,惟長主而已。」
他話說得如此直接明白,甚是驚人。群臣都知道趙構對現在這個唯一的妹妹異常看重,遲遲不將她許人,大概就是覺得滿臣文武中找不到一個堪與她相配的夫婿,而高世榮雖然人也年輕有為,官至防禦使,身分不可謂不高,但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求婚顯然較為唐突,結果如何根本毫無把握。於是眾人一面驚歎於他的勇氣,一面猜測著趙構接下來的反應,在趙構尚未答覆之前殿內便已響起了一片竊竊私語聲。
趙構直身而坐,四下冷冷一掃視,群臣立即噤聲。
「卿的意思朕明白了。」他淡淡道:「但長公主下降並非小事,此事稍後再議。」
高世榮似還想說些什麼,趙構已一揚手:「奏樂。」
絲竹聲立即響起,趙構微笑著向群臣舉杯,眾人連忙舉杯以應,紛紛道出祝酒之辭。高世榮只得默默回列坐下,悶悶地獨酌了一杯。
他是河北世家子,有良好的出身,自小學詩文、練弓馬,及長成後也是個文武皆全的人物。靖康之變後他投入宗澤軍中,因既有膽識又懂謀略,阻擊金軍表現英勇,而頗得宗澤賞識,得到了他的逐步提拔重用。
建炎三年十一月,活動在淮河、黃河流域的亂軍流寇首領劉忠帶兵進犯湖北蘄州,趙構調高世榮前往蘄州協助蘄、黃都巡檢使韓世清與劉忠作戰。兩將協力,數月後擊敗了劉忠。劉忠最後棄巢而逃,轉入湖南。高世榮領兵搜查劉忠山寨賊營時,在一間小小的柴房裡發現了一個形容憔悴的女子。
她穿著一身暗淡破舊的衣裙,頭髮枯黃而蓬亂,臉頰和雙唇都毫無血色,神情懨懨地倚坐在牆角,在他劈開鎖推門進去的那一剎那她下意識地扭頭朝內,像是被突然加強的光線刺了一下。
「你是誰?」他站在門邊問。
她緩緩轉頭,睜目,大大的眼睛無神而空洞。她的雙目正對著他,但他卻不能確定她是在看他。
就像一粒寒冷的水珠滴落在心上,這景象忽然令他微微一顫。
他不自覺地靠近她,低身蹲下和言問她:「你是誰?為何被鎖在這裡?」
她靜靜地打量他,從頭盔到鎧甲,從五官到手足,然後,他聽見她清泠的聲音。
「你是宋將?」她問。
「是。」他點頭。
「你效忠的是康王?」
他再度頷首,但不忘糾正說:「當今聖上已經登基為帝,姑娘不應再稱康王。」
聞言,她奇異地笑了:「是啊,他已經登基為帝了。」
那抹笑意似一下子點亮了她殘餘的所有精神,她站起來,仔細理理衣裙,攏攏兩鬢的散髮,然後轉身看他,下巴微仰,道:「我是道君皇帝的女兒,當今聖...